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FOF配置金融产品专题报告之五:主动管理型公募:构建同类可比分类

2021-10-28| 发布者: 沁阳信息港|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分类体系构建理念:我们认为分析主动管理型公募需要将关注点聚焦于基金经理本身,针对其所管理基金产品的分......
免费影院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45678.run

  分类体系构建理念:我们认为分析主动管理型公募需要将关注点聚焦于基金经理本身,针对其所管理基金产品的分析结果最后均要在“人”的层面汇总,进行综合分析,类似风格“漂移”这样的特征就需要在基金经理的层面体现,而非在基金产品层面。当我们对“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进行分割后,针对基金产品的分类就需要以“单期”的视角进行,以季度为单位每期对基金进行分类的做法应运而生。

  “持仓信息有效性”指标的提出:目前市场上确定基金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基金净值进行带约束条件的多元线性回归,二是基于基金持仓数据根据股票类别映射基金类别。为了解决持仓信息和基金净值在分析层面的割裂问题,我们构建了“持仓信息有效性”指标,用于衡量在一个季度区间内,左右两侧的持仓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表征该基金在这个季度的特征。利用该指标可以在基金分类过程中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最终分类的准确性。

  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753”分类体系:我们采用中信产业板块和中信风格板块这两种分类体系作为“标尺”,构建了针对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753”分类体系。其中“7”

  即七大产业分类,若归于此类则表明基金集中投资于某一特定领域,“5”即五大风格分类,若归于此类则表明基金在产业上较为均衡,但在风格上呈现出明显的偏好,“3”

  即基金投资范围的3 种约束所形成的分类,具体来讲则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三类。这样针对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我们便可以划分出合计15 种子类,每个季度每只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均会获得一个唯一的分类标签。

  风险提示:模型不适当风险、参数不适当风险、抽样风险等。

(文章来源:中信期货)

文章来源:中信期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沁阳信息港 X3.2  © 2015-2020 沁阳信息港版权所有